中医耳鼻喉科学第二版_中医耳鼻喉科学二版

1) 中医基础理论 (必修) 81学时 4.5学分。

2) 医古文 (必修) 81学时 4.5学分。

3) 传统体育 I (必修) 36学时 2学分。

4) 中药学 (必修) 108学时 6学分。

5) 中医诊断学 I (必修) 72学时 4学分。

6) 正常人体解剖学 (必修) 81学时 4.5学分。

7) 传统体育 II (必修) 36学时 2学分。

8) 内经学 (必修) 72学时 4学分。

9) 方剂学 I (必修) 72学时 4学分。

10) 生物化学 (必修) 9 *** 时 5.5分。

11) 传统体育 III (必修) 36学时 2学分。

12) 伤寒论 (必修) 90学时 5学分。

13) 生理学 (必修) 81学时 4.5学分。

14) 传统体育 IV (必修) 36学时 2学分。

15) 金贵要略 (必修) 72学时 4学分。

16) 温病学 (必修) 72学时 4学分。

17) 病理学 (必修) 90学时 5学分。

18) 药理学 (必修) 54学时 3学分。

19) 中医诊断学 II (必修) 27学时 1.5学分。

20) 中医各家学说 (必修)72学时 4学分。

21) 集中见习 (必修) 320学时 8学分。

22) 诊断学基础 (必修) 132学时 7.5学分。

23) 方剂学 II (必修) 27学时 1.5学分。

24) 西医内科 (必修) 114学时 6.5学分。

25) 针灸学 (必修) 106学时 6学分。

26) 中医儿科学 (必修) 57学时 3学分。

27) 中医妇科学 (必修) 72学时 4学分。

28) 中医急症学 (必修) 57学时 3学分。

29) 中医内科学 (必修) 162学时 *** 分。

30) 中医外科学 (必修) 72学时 4学分。

31)中国医学史 (选修) 27学时 1.5学分。

32)中医学导论 (选修) 36学时 2学分。

33)细胞生物学 (选修) 40学时 2学分。

34)组织胚胎学 (选修) 27学时 2.5学分。

35)中医信息学 (选修) 18学时 1学分。

36)医学心理学 (选修) 18学时 1学分。

37)中医文献检索 (选修) 27学时 1.5学分。

38)中医文献学 (选修) 18学时 1学分。

39)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选修) 45学时 2.5学分。

40)古代文化与传统医学 (选修) 27学时 1.5学分。

41)实验中医学 (选修) 72学时 4学分。

42)中医医案学 (选修) 27学时 1.5学分。

43)预防医学概论 (选修) 27学时 1.5学分。

44)中医口腔科学 (选修) 30学时 1.5学分。

45)西医外科学 (选修) 57学时 3学分。

46)中医骨伤科学 (选修) 57学时 3学分。

47)中医皮肤科学 (选修) 32学时 2学分。

48)营养学概论 (选修) 27学时 1.5学分。

49) 中医耳鼻喉科学 (选修) 34学时 2学分。

50)中医眼科学 (选修) 34学时 2学分。

课本一般是21世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中医考研有哪些专业可选?相关内容如下:

1、中医基础理论;2、解剖学(西医);3、中药学;4、中医各家学说;5、医古文;6、经络腧穴学;7、生理学;8、病理学;9、生物化学(西医);10、组织学与胚胎学。

临床科目:

1、中医内科学;2、中医外科学;3、中医妇科学;4、中医妇科学;5、中医儿科学;6、中医伤科学;7、针灸学;8、推拿学;9、中医耳鼻喉科学;10、中医眼科学;11、中医急诊学;12、内科学(西医);13、西医外科学;14、中医、西医临床操作。

中医考研培养目标: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同时掌握必要的现代医疗技术,具有较强的传承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临床研究能力,能够独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中医临床医师毕业后教育有机衔接。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临床能力培养按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

中医硕士学术学位主要面向中医专业需求、培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中医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中医学术创新,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和能力的研究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