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眼科排名

2.中国现代十大名医

中国最好的眼科医生_中国最好的眼科医生排名第一是谁

新华社郑州7月20日电 题:99岁眼科泰斗的“不老人生”

他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帮助无数患者重见光明。如今,年近期颐的他身体硬朗,虽然只有右耳能听到声音,但是只要有人提出问题,他都认真倾听。如果有人问他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99岁的张效房毫不犹豫地答:工作。

年近期颐,依然坚守岗位

近几个月,张老专心编写《张效房眼外伤学》一书,他说:“我现在每天没有2点前睡觉的。有人说,你这样不行啊,你睡觉少等于慢性自杀啊,你最少少活两年啊。我说我少活多少年都没关系,我已经活了99年了,还在乎这两年吗?只要把这本书编起来,交出一个合格的稿子,我少活多少年都没关系。”

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骨子里是张效房对学术、对事业的认真与负责。

18年,张效房等人白手起家,筹备创办《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经过40多年的发展,该杂志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随着年岁渐长,他的主要精力也放在杂志的编审上。下班回家,他总是手提一个装论文的白色布袋子,晚上修改论文,经常到凌晨2点。

改一篇稿子,短则需要一两个小时,长则六七个小时。在扶持眼科新生力量方面,张效房一直都非常有耐心。“有的文章,我在上边写的字数跟作者写的都差不多了。”张效房笑道。

不能到前线,就学医报国

1920年,张效房出生于医学世家。六七岁时,当医生这个念头已经在张效房心中萌芽。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不能到前线去打仗,那就学好医学,为国家服务。”张效房说,身为医生的父亲一直教导他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抗日战争打响后,正在读高中的张效房坚定地选择了医学作为一生的事业。

上学时,一次一位眼科教授展示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为他开启了神奇的眼科医学的大门,让他立志做一名眼科医生。

1945年从医学院毕业后,张效房就来到河南大学附属医院(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当时我被分到外科,后来医院要开眼科,我就自告奋勇去了眼科。”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迅速。由于环境限制和操作不当,由眼外伤导致失明的患者不少。“当时国内眼外科治疗基础薄弱,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张效房说。

1955年,张效房开始攻克眼内异物这个世界性难题,他夜以继日地对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进行系统研究。没有合适的手术器械,就自己设计,没有手术案例可以借鉴,就一点一点结合实际摸索。

经过不懈努力,张效房改进、创新发明了30多项眼内异物手术专用的器械、手术方法,而这些发明他并没有申请专利。“没必要,经验是从病人身上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方法推广开来。”后来,张效房所编写的《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出版,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系统探讨眼内异物的专著。这些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使大量患者免于失明。

由于张效房在眼科医学界的突出成就,他经常被国外邀请讲学、做报告。一些大学开出各种优厚条件希望他留在国外,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我哪儿都不去。我没什么成就,我的经验都是从一个一个中国病人身上来的,我要报答生我养我的地方。”张效房说。

99岁老人的“不老人生”

这样为老百姓造福的事业,张效房一生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新中国刚成立时,卫生条件差,沙眼患病率居高不下。张效房就领着一群眼科医生下乡搞沙眼防治,风餐露宿,为全国的沙眼防治做出示范。

改革开放后,慢渐渐突出,白内障成为致盲首因。传统术式不易在基层推广,张效房引进国外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并进行简化改进,至今仍在应用……

张效房堪称河南眼科医学发展史上的“活化石”。而在医院不少年轻人眼里,他却是一枚“萌萌哒”的新青年——

青少年时,他是著名爱国音乐家冼星海“黄河歌咏队”队员、学校话剧社社长、篮球队队长;99岁高龄,他还在为研究生批改英文病例、修改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论文……

他坚持和学生用英语交流,是因为他认为医学的国际交流非常重要,不可局限于国内,医学专业英语中还有眼科专业,需要不断钻研。

“杂志用的英语容不得一点差错,要尽量避免‘中国式英语’。”这是张效房教授时常挂在嘴边的话。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现在国内的专业期刊也需要附上英文摘要。2017年,中华医学会的137本专业杂志评选英语等级,张效房任荣誉主编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被评为英文满分。

作为国内眼科学的创始人之一,70多年来,张效房培养了大量眼科学临床人才,见证着眼科学在我国的发展。有人夸他德高望重,他呵呵一笑说:“什么是德高望重,无非就是年龄大一点,糟蹋粮食多一点……”

谈及工作,他满脸幸福,“活一天,能工作一天,有事情做,这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全国眼科排名

1、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眼科中心是中山大学附属单位之一,前身是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的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

中心眼科专业齐全,中心属下的眼科医院有12个专业科室(角膜病、青光眼、眼底外科、白内障、眼肿瘤和眼眶病、眼底内科、眼整形、眼外伤、眼肌屈光、中医眼科、神经眼科、准分子激光)和12个科室等,医疗条件规范。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广医一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院前急救于一体的大型甲等医院。

医院注重医学专业技能与医学人文技能教育,主要承办南山学院、临床医学一系及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的本科教学工作,设有内、外、妇、儿等23个教研室。

3、广东省广州市现代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现代医院是一家开设有内科、普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科目的综合性现代化医院。

医院开设有内科、普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整形美容科、皮肤科、骨外科、疼痛科、中医科等临床科室,并成立医学影像中 心、临床检验中心等相应的科室等等。

4、广州新市医院:

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新市新街79号之一、之二,是一所综合医院,是广州市医保定点医院。

医院设有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急诊医学科、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室等等。

5、广州华南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广州华南眼科医院是专科医院;疗养院;门诊部(所);临床检验服务;基因检测及疾病筛查服务;医疗管理;组织医务人员在合法的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服务。

是由医疗专业领域大型峰会的承办;非许可类医疗器械经营;医疗技术咨询、交流服务;医疗技术研发;医疗技术推广服务;医疗用品及器材零售等。

百度百科-中山眼科中心

百度百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百度百科-广东省广州市现代医院

百度百科-广州新市医院

百度百科-广州华南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中国现代十大名医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设有眼底科、青光眼科、眼外伤科、白内障中心、视光中心、眼角膜科、眼肿瘤科、眼肌科、眼中医科、眼整形科、临床检查中心、中心防盲办公室、同仁眼库、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2、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建成于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建院之初,就志在“建成亚洲最好的医学中心”。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报告》,北京协和医院综合排名位列前10位。

3、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眼科中心下设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和眼科视光学系,是集眼科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和防盲治盲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以规模大、专业人员多、专业齐全、整体学术水平高、仪器设备先进著称。

4、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眼科分设6个学科,分别是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学科、青光眼与视神经疾病学科、白内障与晶状体疾病学科、眼表疾病学科、视光学与斜弱视疾病学科、眼眶及眼肿瘤疾病学科。

5、天津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是一所甲等专科医院。主要科室有视光学中心、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白内障治疗中心。

没有“中国现代十大名医”的说法,知名的有钟南山、林巧稚、邓铁涛、吴咸中、任应秋等。

1、钟南山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2、林巧稚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3、邓铁涛

邓铁涛(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开平县人。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

2009年7月1日,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2019年1月10日上午6:06,104岁的邓铁涛教授去世。

4、吴咸中

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8月出生,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症,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5、任应秋

任应秋,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

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点,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文学方面的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