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科杂志2013_中华眼科杂志2023年第4期
近日,一则“血泪教训”在朋友圈疯传:小孩沉迷手机游戏、用眼过度,导致视网膜黄斑病变,终致失明。从附图上看,这个小孩眼周发红、目光涣散,让广大网友乍见之下震惊又痛惜。出于对家人视力健康的考虑,大家纷纷将该图文转发至朋友圈。很多人看过之后表示:“再也不敢刷手机了。”但事实究竟是怎样呢?看手机真的会导致眼睛黄斑病变,进而失明吗?黄斑病变原因有很多,仅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很少见其实,这条朋友圈看似言之凿凿,却经不起科学的推敲。关于黄斑病变,大家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误解。大多数人对黄斑病变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此病若不及时医治会有失明之虞”,而对其病理机制等并没有足够的了解。“黄斑病变引发失明”的严重性、“玩手机”的普遍性、“关心则乱”的从众性,以及新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共同作用,才使得该谣言在短时间内甚嚣尘上,引发公众恐慌。辟谣需要科学依据,只有从黄斑病变这一疾病的病理学机制入手,真正了解此则朋友圈的谬误之处,才能避免再一次“上当受骗”。黄斑病变是一种发生在视网膜黄斑区的眼底病变,其临床表现常见有眼前出现黑影、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这是由于黄斑区是眼部视网膜区的一个重要区域,位于眼后极部,主要与精细视觉和色觉等重要视功能有关。一旦黄斑区发生了病变,即会导致上述症状,若不及时就医并长期治疗,就会有失明的危险。由于黄斑区位于眼球底部而非显露在外,因此黄斑病变并不会表现为朋友圈配图中的眼部红肿。导致黄斑区出现病变的原因有很多,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是遗传性黄斑病变,此种病变常发生于青少年时期,患者通常有家族史。其二是老年性改变,指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斑区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包含老年黄斑变性、老年性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和老年性黄斑洞等改变,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使病情改善或稳定。其三是炎症性黄斑病变,多见于各种视网膜脉络膜炎,如弓浆虫病、葡萄膜炎等。此外,视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和外伤性脉络破裂等也可导致黄斑区发生损害。而在其中,仅仅依靠环境因素(如长期玩手机)导致的黄斑病变是较少的。可是,谣言也并非凭空而来,大多都是在一定事实基础上经过夸张、扭曲而形成的。那么,这一“事实基础”是什么呢?手机蓝光对眼睛有一定危害,但远未达到照射剂量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筛选,我们发现了一些线索,“蓝光对眼睛的伤害”便是这一谣言的理论依据。因为黄斑区发生病变,与长时间受到蓝光和日光的刺激也有关系,而许多手机都有蓝光辐射。这也是商家出售“防蓝光辐射”手机贴膜的出发点。但是,脱离剂量谈危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市面上出售的手机蓝光指数(数值越低对眼睛危害越小)多是经过检验的,处于一个较为安全的范围内,并不会如传言的那样“极易致盲”。并且许多手机都有护眼模式,可以在相对较暗的环境里使用。统计数据表明,常见手机在原亮度模式下,其蓝光指数范围在0.0204~0.024,而在护眼模式下,其蓝光指数范围可降至0.00483~0.0149。由此来看,手机蓝光辐射对眼睛虽有一定程度的伤害,却并不至于在较短时间内对黄斑区造成严重影响。据康普顿斯大学的研究报告,蓝光若要对机体产生伤害,其照射剂量相当于在20cm外直视100瓦的白炽灯光源(所含蓝光波长范围与手机屏幕光源相当且亮度更高)连续12小时。而手机的蓝光强度远不能达到这个数值。因此,“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失明”这种“因果关系”不太可能存在,若患者真的是在频繁或长时间使用手机后出现黄斑病变,其他因素(如遗传性)可能才是主因。对于蓝光剂量的解释分析,也使得“蓝光论”不攻自破。但是过度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确实会对视力产生负面影响,频繁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的视疲劳、干眼症等不良症状也是很常见的。因此,我们虽不致“谈机色变”,但也要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注意休息。爱护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或学习工作中,要尽量形成“劳逸结合”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紧盯电子设备屏幕或是长时间低头看书,建议每隔四十分钟适当休息一下,眺望远方或是做一遍眼保健操,使眼睛得以充分的休息;定期进行视力检测;可以适当服用决明子、菊花茶等具有明目功效的中药茶饮;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糖分的摄入等。参考文献[1] 赵家良. 我国眼科学近五年发展概况[J]. 中华眼科杂志, 2005, 41(8):688-691.[2] 天津市眼科医院. 蓝光的危害与防蓝光镜片[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3(11):76-77.[3] 邹蕾蕾, 戴锦晖. 蓝光与眼健康[J]. 中华眼科杂志, 2015, 51(1):65-69.[4] 范毅超. 光毒性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关于光毒性作用光谱的探讨[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4(3).[5] 泡泡网. 蓝光你在哪?实测各种屏幕光谱(二)[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4(12):160-163.作者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吴一波审稿 | 鸡西爱尔眼科医院 史主任编辑 | 高佩雯文章由腾讯科普“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项目”团队推出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
近日,一则“血泪教训”在朋友圈疯传:小孩沉迷手机游戏、用眼过度,导致视网膜黄斑病变,终致失明。从附图上看,这个小孩眼周发红、目光涣散,让广大网友乍见之下震惊又痛惜。出于对家人视力健康的考虑,大家纷纷将该图文转发至朋友圈。很多人看过之后表示:“再也不敢刷手机了。”但事实究竟是怎样呢?看手机真的会导致眼睛黄斑病变,进而失明吗?黄斑病变原因有很多,仅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很少见其实,这条朋友圈看似言之凿凿,却经不起科学的推敲。关于黄斑病变,大家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误解。大多数人对黄斑病变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此病若不及时医治会有失明之虞”,而对其病理机制等并没有足够的了解。“黄斑病变引发失明”的严重性、“玩手机”的普遍性、“关心则乱”的从众性,以及新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共同作用,才使得该谣言在短时间内甚嚣尘上,引发公众恐慌。辟谣需要科学依据,只有从黄斑病变这一疾病的病理学机制入手,真正了解此则朋友圈的谬误之处,才能避免再一次“上当受骗”。黄斑病变是一种发生在视网膜黄斑区的眼底病变,其临床表现常见有眼前出现黑影、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这是由于黄斑区是眼部视网膜区的一个重要区域,位于眼后极部,主要与精细视觉和色觉等重要视功能有关。一旦黄斑区发生了病变,即会导致上述症状,若不及时就医并长期治疗,就会有失明的危险。由于黄斑区位于眼球底部而非显露在外,因此黄斑病变并不会表现为朋友圈配图中的眼部红肿。导致黄斑区出现病变的原因有很多,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是遗传性黄斑病变,此种病变常发生于青少年时期,患者通常有家族史。其二是老年性改变,指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斑区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包含老年黄斑变性、老年性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和老年性黄斑洞等改变,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使病情改善或稳定。其三是炎症性黄斑病变,多见于各种视网膜脉络膜炎,如弓浆虫病、葡萄膜炎等。此外,视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和外伤性脉络破裂等也可导致黄斑区发生损害。而在其中,仅仅依靠环境因素(如长期玩手机)导致的黄斑病变是较少的。可是,谣言也并非凭空而来,大多都是在一定事实基础上经过夸张、扭曲而形成的。那么,这一“事实基础”是什么呢?手机蓝光对眼睛有一定危害,但远未达到照射剂量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筛选,我们发现了一些线索,“蓝光对眼睛的伤害”便是这一谣言的理论依据。因为黄斑区发生病变,与长时间受到蓝光和日光的刺激也有关系,而许多手机都有蓝光辐射。这也是商家出售“防蓝光辐射”手机贴膜的出发点。但是,脱离剂量谈危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市面上出售的手机蓝光指数(数值越低对眼睛危害越小)多是经过检验的,处于一个较为安全的范围内,并不会如传言的那样“极易致盲”。并且许多手机都有护眼模式,可以在相对较暗的环境里使用。统计数据表明,常见手机在原亮度模式下,其蓝光指数范围在0.0204~0.024,而在护眼模式下,其蓝光指数范围可降至0.00483~0.0149。由此来看,手机蓝光辐射对眼睛虽有一定程度的伤害,却并不至于在较短时间内对黄斑区造成严重影响。据康普顿斯大学的研究报告,蓝光若要对机体产生伤害,其照射剂量相当于在20cm外直视100瓦的白炽灯光源(所含蓝光波长范围与手机屏幕光源相当且亮度更高)连续12小时。而手机的蓝光强度远不能达到这个数值。因此,“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失明”这种“因果关系”不太可能存在,若患者真的是在频繁或长时间使用手机后出现黄斑病变,其他因素(如遗传性)可能才是主因。对于蓝光剂量的解释分析,也使得“蓝光论”不攻自破。但是过度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确实会对视力产生负面影响,频繁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的视疲劳、干眼症等不良症状也是很常见的。因此,我们虽不致“谈机色变”,但也要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注意休息。爱护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或学习工作中,要尽量形成“劳逸结合”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紧盯电子设备屏幕或是长时间低头看书,建议每隔四十分钟适当休息一下,眺望远方或是做一遍眼保健操,使眼睛得以充分的休息;定期进行视力检测;可以适当服用决明子、菊花茶等具有明目功效的中药茶饮;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糖分的摄入等。参考文献[1] 赵家良. 我国眼科学近五年发展概况[J]. 中华眼科杂志, 2005, 41(8):688-691.[2] 天津市眼科医院. 蓝光的危害与防蓝光镜片[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3(11):76-77.[3] 邹蕾蕾, 戴锦晖. 蓝光与眼健康[J]. 中华眼科杂志, 2015, 51(1):65-69.[4] 范毅超. 光毒性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关于光毒性作用光谱的探讨[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4(3).[5] 泡泡网. 蓝光你在哪?实测各种屏幕光谱(二)[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4(12):160-163.作者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吴一波审稿 | 鸡西爱尔眼科医院 史主任编辑 | 高佩雯文章由腾讯科普“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项目”团队推出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