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d配镜指南_60d和6d镜头通用吗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如何治疗?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在临床上常用以下的治疗方法。
激素治疗:皮质激素可以减轻视乳头水肿和帮助渗出吸收,特别是对伴有颞动脉炎的患者,大量激素不仅对患眼有帮助,且可预防另一只眼发病。
病因治疗:如伴有全身疾病者治疗全身疾病,如降低血压、降低血糖、降低血粘度、纠正贫血等。
降低眼压:口服醋氮酰胺以降低眼压,改善睫状后动脉的灌注压与眼压之间的不平衡,促进视乳头的血液循环。
血管扩张剂:如口服地巴唑、烟酸,球后注射妥拉苏林等。
中医中药:中医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用辨证分型治疗。肝郁气滞证予疏肝解郁、活血通络,逍遥散合失笑散加减;肝阳上亢证予滋阴潜阳、活血通络,大定风珠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气血两虚证予益气养血、化瘀通窍,熟地黄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肝肾亏虚证予补益肝肾,驻景丸加减。
神经营养药: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ATP、辅酶A、肌苷等。
202、屈光不正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使用非自动对焦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初学照相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兴冲冲地摆姿势、抢镜头、留纪念,可照片印出后却细节难辨,放大后更是模糊不清,询问内行,大部分得到的回答是“对焦不准”。所谓对焦,是指调整照相机镜头,使所拍景物的焦点截面正好落在胶卷位置上,这样才能得到清晰的照片。人的眼睛和照相机一样,要能看得清晰也存在焦点问题。人正常的眼轴长约24mm(角膜?晶体前界面4mm、晶体前界面?晶体后界面4mm、晶体后界面视网膜16mm),当人看5m以外的物体时,物体的光线是以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的,平行光线从角膜面到网膜经24mm结焦,应需+60D(6000度)左右屈光率。人眼的屈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体、玻璃体组成,看远时不用调节,睫状肌完全松弛,平行光线经玻璃体、房水等屈折后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我们称之为正视眼。如果平行光线进入不调节的眼后,不论是屈光率的过强或不足、眼轴的过长或过短,屈折后的焦点截面只要不在或不完全在视网膜上,眼睛都将看不到清晰的物体形像,我们称这种眼为非正视眼,也叫作屈光不正。根据焦点与视网膜的关系,屈光不正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焦点截面在视网膜前的称为近视眼,焦点截面在视网膜后的称为远视眼其原理见,如各经线焦点不在一个截面则称为散光。
203、近视也有真之分吗?
的确,近视也有真之分。一般来讲,只要眼睛在看5m以远时,外来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在视网膜上则为焦点后的模糊影像,都会出现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近视状态,但这种近视状态并不都是真正的近视眼。所谓近视眼也叫短视眼,中医称为能近怯远,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眼球前后径过度发展、角膜和晶体表面曲度过强、屈光间质屈率过高,这种近视现象即使用散瞳药松弛调节后远视力也不会增加,近视度数也不减少,所以临床上有时也称其为真性近视。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睫状肌持续收缩,形成调节痉挛,也会使5m外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眼球处于“近视”状态, 这种“近视”一般发病时间较短,用散瞳药松弛眼的睫状肌使调节痉挛解除后,远视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此时如用检影法验光,近视度数可消失,这种现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视,故称为性近视。如果在真性近视的基础上又有睫状肌痉挛,则会形成中间性近视,也称为半真半性近视,这种近视如不用散瞳剂解除调节痉挛,验光度数会超过实际近视度数,在临床用散瞳剂松弛调节后,近视度数比不用调节松弛药前明显减少,即可说明有一部分为性近视。性近视是可以用药物及很多方法治愈的,目前社会上有些人有意混淆两者的区别,以便推销对真性近视并无疗效的药物或器械,故有的学者提出对近视、近视现象、近视眼、性近视等的含意应作出明确规范化的规定,对治疗“近视”的药物及器具的功效也应科学、客观地标注。
204、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
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尚无定论,现比较普遍的看法主要是眼球发育期视近过度和遗传因素引起。
大多数中、低度近视眼的发展与眼球发育阶段视近过度相关。眼球发育一般在18~20岁前停止,近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而这期间正是因青少年求知欲强烈,看书多;也因教育制度的问题,功课多、作业忙,又因生活习惯(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等)、游戏方式(游戏机、个人玩具)的改变,使青少年户外活动明显减少,长期处于视近状态;更有人忽视用眼卫生,阅读时不注意距离与姿势,不注意阅读时的照明和时间,光线不充分,照明不够亮或阅读写字连续几个小时不休息,造成与眼球发育阶段同期的这一年龄段用眼卫生不良、视近过度,在这种状态下,睫状肌长期持续收缩,先形成调节痉挛,视力疲劳,以后进一步发展成为近视眼。如以在这个年龄段课外阅读时间<2小时的近视患者数作基准的话,课外阅读时间3 小时的近视患者数则是其的2.1倍,4~5小时则为其的3.2倍,可见视近过度是形成近视眼的最主要原因。
占第二位的是遗传因素。近视眼具有遗传倾向,据统计,如以父母无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基准的话,父母之一有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其的2.6倍,父母都有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其的3.8倍。而在高度近视眼中,遗传倾向更为明显。一般近视在18~20岁前停止发展,但进行性近视或某些高度近视20岁后仍有可能发展。在遗传性近视眼中,高度近视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属多因子遗传病。
某些疾病也可因改变晶体或角膜的屈光力而形成近视眼,如糖尿病、白内障早期、青光眼、圆锥形角膜、角膜葡萄肿、晶体核异常以及晶体移位等。
此外,有的学者还认为近视的形成可能与机体缺乏铬、钙等微量元素有关。
205、近视眼是怎样分类的?
近视眼分类尚未有统一规定,现临床一般最常用的是按屈光度和屈光成分分类的。
按屈光度分:①轻度近视眼:近视度<-3.00D(300度),一般眼底无病理性改变。②中度近视眼:近视度>-3.00D(300度)<-6.00D(600度),部分眼底呈豹纹状改变。③高度近视眼(病理性近视眼):近视度>-6.00D(600度),常引起玻璃体和眼底的退行变,其中>-10.00D(1000度)、眼底病理性改变严重的也称为恶性近视眼,多与遗传因素有关。
按屈光成分分:①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轴的延长造成的近视。一般眼轴增加1mm,近视度增加-3.00D,在高度近视眼特别是恶性近视眼中,眼轴的延长极为严重,往往可以看到明显的眼球突出。②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曲率半径变化(减小)造成的近视。临床主要见于角膜的改变,如圆锥形角膜、角膜葡萄肿等;还可见于晶体核异常形成的圆锥形晶体以及晶体位前移等。③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于屈光间质的屈光率变化(增高)造成的近视。临床主要见于晶体的改变,如糖尿病、白内障早期的晶体膨隆等。
也有按成因把近视眼分为两类:①单纯性近视眼:主要是指由发育期视近过度造成的近视。度数一般在-6.00D(600度)以下,也称为获得性和生理性近视眼。②病理性近视眼:主要是指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近视。度数一般大于-6.00D(600度),也称为变性性近视眼。
在临床中,有人把幼儿期即出现的近视眼叫先天性近视,也有人把所有的病理性近视眼统称为先天性近视。
206、怎样预防近视眼?
1)注意环境因素:教室光线要明亮,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不要太高、太小,以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窗外为宜,并定期调换坐位;孩子在家的书桌应放在外面无遮挡物的窗前,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最好为25~40W之间,位置以不直接照射眼睛为宜;电视距离眼睛最好在3m以上。
(2)改变游戏方式:现代城市儿童游戏方式多以室内自娱式为主,如个人玩具、游戏机、电脑、电视等,已很少见儿童自发的室外集体游戏,如捉迷藏、攻城堡等,这样孩子在已少得可怜的一点课余时间里也几乎足不出户,每天很少有机会能脱离视近环境。为此,家长及老师应鼓励孩子改变游戏方式,多做室外活动。
(3)改革教育制度:眼球发育一般在18~20岁前停止,近视在12岁到18岁为高速发展期,而因教育制度的问题,这期间正是学习压力最重、功课最忙、作业最多的时期,使青少年户外活动明显减少,长期处于近视状态。为此,即使从眼科角度讲,也应改革教育制度,减轻学习负担。
(4)注意用眼卫生:要教育青少年注意用眼卫生,阅读时注意眼睛与书的距离,姿势要端正,不能躺着看书或边走边看;注意阅读的照明光线要充分,阅读写字连续40分钟应休息、视远,不能过多地沉溺于游戏机、电视之中。
(5)注意眼睛保健: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晶体操(有节奏的快速交替看远看近);自我穴位(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等);雾视疗法(戴+1.50D的眼镜视远)。
(6)视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此外,还应注意饮食习惯及营养搭配,避免铬、钙等微量元素缺乏。从优生角度讲,在择偶时也应尽量避免近亲及两人都是高度近视的情况。
207、发现近视现象应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了近视状态,一定要引起重视。首先应区分真、性近视,唯一可靠的方法是到医院去散瞳验光。
如为性近视,可试用双星明类眼药(睫状肌松弛剂),也可用眼罩、眼袋、针灸、推拿、气功(改善眼部血循环,松弛睫状肌)进行治疗,切勿随便戴镜或手术。
如为真性近视,上述方法均未能证实其有效性,应首选戴镜,但一定要注意验光的准确性和眼镜质量,我们建议初次配镜必须进行散瞳验光。配镜是否合适十分重要,眼镜光学中心与瞳距误差要求很高,不然会造成棱镜效应性视疲劳,有的近视患者可能还有隐斜、锥形角膜及其他眼病,这些都需在配镜时考虑,所以配镜前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眼科检查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配戴隐性镜还要注意镜片的消毒,防止角膜感染。
如工作及特殊需要不能戴镜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治疗近视的较成熟的方法主要为屈光性角膜手术,现国内开展的主要有角膜放射状切开术(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我国,仅近几年就引进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仪百余台,目前在手术数量、临床研究等方面已具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我们认为,屈光性角膜手术毕竟是一种改变角膜原形态的手术,并且出现时间较短,需要不断发展、改进,如不是工作及特殊需要不能戴镜者,尽量不要急于考虑屈光性角膜手术。
208、高度近视的临床表现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临床上把近视度数大于-6.00D(-600度)的近视叫作高度近视眼。它的临床表现为:
(1)近视发展速度快:高度近视眼常在幼年就发展很快,在青少年期(15~20岁)又会出现一发展高峰;与单纯性近视眼不同,有的高度近视眼即使到了成年后,近视的发展还不停止,故也有人称其为进行性近视。
(2)眼球突出:高度近视眼眼球前后径明显增长,有的形成巩膜后葡萄肿,前房加深,睫状肌萎缩,部分人眼球明显突出。
(3)眼前黑影:高度近视眼会引起玻璃体变性、液化、玻璃体后脱离等,玻璃体内有浑浊及飘浮物,患者可见飞蚊症、火星点及闪光。
(4)眼底改变:视乳头旁可见弧形斑,网膜呈高度豹纹状,可见网膜萎缩斑(Fuchs斑),黄斑变性。
(5)视力下降:高度近视可引起白内障、黄斑出血,可使视力明显下降,最为严重的是引起视网膜脱离,严重的会导致失明及眼球萎缩。
高度近视眼应注意以下事项:
(l)45岁前应戴足度眼镜,使睫状肌得到锻炼。
(2)选择屈光手术要慎重,-15.00D以下以LASIK为宜;-15.00D以上可考虑眼内镜片植入。
(3)避免剧烈、冲击性头部运动,防止视网膜脱离。
(4)少食辛辣,忌烟酒,慎用血管扩张剂,防止眼底黄斑部反复出血。
(5)慎重择业,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及用眼过多的工作,单位用人也应予以照顾。
(6)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209、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睫状肌处于非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形成焦点的眼,称为远视眼。引起远视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
(1) 轴性远视:是远视眼中最常见的,即眼的前后轴比正视眼为短,也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在初生时人的眼轴平均约为17.3mm,处于+2.50~+3.00D的远视状态,可以说婴儿的远视眼是生理性的。随着发育,眼轴也慢慢增长,但在5岁还有90%的孩子处于远视状态,16岁则减少到50%,但因度数较低,处于调节范围之内,一般不会感觉到。有些人在眼的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眼球停止发育,眼轴不能达到正常眼的长度,则形成轴性远视眼。一般临床所见的远视,多在+6D以内,但也可见有高度数远视眼,有的甚至会高达+24D。
(2)曲率性远视:是由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多为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扁平晶状体、先天性平角膜等;也有由角膜外伤引起者。近年来,由于屈光性角膜手术的普及,因近视手术过矫引起的远视逐渐增多,应引起重视,但PRK术后早期因角膜上皮尚未完全修复,常会表现为阶段性的远视现象,应事先给病人解释清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3)屈光率性远视: 由于房水、晶状体的屈光指数减少,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增高引起,这类原因比较少见,主要见于老年人及糖尿病人,有的晶体脱位也可导致远视。此外,眼球壁及眼内肿瘤、网膜水肿、眼眶的炎性肿块,甚至网膜剥离都可引起病理性的明显远视。
远视的临床表现为:儿童期高度远视能导致弱视、斜视,应引起高度重视;中度远视容易因视近不适而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被误认为调皮而忽略检查。青年期因需要利用调节力量把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故眼经常处在调节状态,要比近视、正视更容易发生眼疲劳,如写字、阅读、看电视等长时间视近时,就会觉得眼睑沉重、双眼干涩、眼球发酸、发胀、疼痛等,继而视物模糊、头昏、头胀、头痛等。中老年期因调节力已不足,表现“老花"提前,随着晶体的弹性逐渐丧失,最终看远也不清楚。
210、散光的原因及分类是怎样的?
进入眼球的平行光线各经线焦点不在一个截面上则称为散光。引起散光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
(1)曲率性散光:为角膜弯曲度发生异常变化引起。如屈光力最大的子午线与屈光力最小的子午线互相垂直,则引起规则散光,多为先天性,而且散光度数较大。如为角膜表面不规则变形、弯曲不平,在视网膜上无法形成焦点,则称为不规则散光,如角膜外伤性瘢痕、圆锥角膜、角膜变性等。
(2)偏心性散光:以前多见于晶体移位,如先天性偏斜、晶体半脱位等;近年来,由于屈光性角膜手术的增多,临床也可见因PRK、LASIK手术光斑偏离光学中心引起的散光。
(3)屈光率性散光:为晶状体各部的屈光指数发生变化所致。散光度数一般比较小,如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皮质发生水隙、羽毛状混浊,造成晶状体的屈光指数改变,都可形成散光。
散光可根据屈光情况分为不规则散光和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是指各子午线的弯曲度不一致,用一般柱镜无法矫正;规则散光是指弯曲度最大的子午线与弯曲度最小的子午线正好垂直,用柱镜矫正能获得较好的视力。其中规则散光又可分为:
(1)单纯近视散光:为一条主要子午线上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和它垂直的另一条子午线上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
(2)单纯远视散光:为一条主要子午线上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和它垂直的另一条子午线上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成像。
(3)复性近视散光:两条互相垂直的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都是在视网膜前成像,但是它们屈光力不相等。
(4)复性远视散光:两条互相垂直的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都是在视网膜后成像,但是它们屈光力不相等。
(5)混合散光:两条互相垂直的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一条是在视网膜前成像,另一条子午线上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成像。
211、屈光不正怎样选配合适的眼镜?
屈光不正需要配镜时一定要注意验光的准确性和眼镜质量,初次配镜必须进行散瞳验光。配镜是否合适十分重要,眼镜光学中心与瞳距误差要求很高,不然会造成棱镜效应性视疲劳,有的近视患者可能还有隐斜、锥形角膜及其他眼病,这些都需在配镜时考虑,所以配镜前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眼科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建议初次配镜程序应为:
(1)一般眼科检查:通过外眼、屈光间质、眼底检查排除其他眼病。
(2)散瞳验光:必要时行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检查。
(3)测瞳距:应考虑近用或远用的不同需要。
(4)插片试镜:要根据不同需要给足或保留部分度数。试镜应不小于1小时。
(5)选镜架、镜片:要考虑瞳距、脸型、性能、质量。
配戴隐性镜还要注意镜片的消毒,防止角膜感染。
212、老花眼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配镜前应先到医院检查?
晶体是屈光间质中调节看近看远的唯一“焦点调节器”,由于随年龄增加,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调节功能衰退,这种调节逐渐困难,最终表现为看远尚可,看近不清的老花眼。
对老花眼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可行的是配戴近用眼镜,按一般情况年龄与老花眼度数关系如表5所示。
配镜是否合适十分重要,因为眼镜光学中心与瞳距误差要求很高,不然会造成棱镜效应视疲劳,在老年人这种疲劳更为明显;再者老年人的屈光状态也在不断变化,有的还有隐斜、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都会对屈光产生影响,这些都需在配镜时考虑,所以要求需配镜的老人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213、目前我国治疗屈光不正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屈光不正患者都希望能拿掉各种各样的眼镜,哪么有没有可能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希望正在变为现实。众所周知,角膜结构如同照相机的镜头,它的屈折率为+43D,占眼球总屈光率的2/3,所以改变角膜曲率是治疗屈光不正的主要选择,已开展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手术方法主要是人为改变角膜的曲率达到治疗屈光不正的目的。目前我国屈光性手术方法有板层角膜成形术(ALK)、手动板层角膜切除术(MLK)、激光角膜热成形术(LTK)、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其中ALK、MLK因手术复杂,精度不如准分子激光,现未推广开展;LTK适宜远视、散光,在我国仅各别单位作为研究目的在应用;而RK、PRK、LASIK在我国无论从设备数量、病例数量、临床研究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此外,目前我国也已开展镜片植入性的屈光不正矫治。
214、RK、PRK、LASIK有哪些区别?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 RK)是在角膜周边做8~16条放射切口,间接改变中央部曲率,切口深>90%角膜厚度,碰撞易破裂,受个体差异、术者经验等因素影响大,术后回退较明显,现已逐渐被PRK取代。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是80年代出现的术式,是利用193nm波长的紫外线激光束,根据验光及角膜地形图的数据,在计算机的精确控制下定量切削角膜,从而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屈光性角膜手术之一。由于是利用低能量紫外激光对组织的光化学效应来打开组织分子的共价键,没有热效应,因而对周围角膜组织几乎无损伤,手术中对角膜面的切削<20%角膜厚度,机械强度无明显改变,手术过程多由电脑控制,人为干扰因素影响小,切削精度高,所以手术的准确性、预测性、易操作性、安全性等方面都都远远超过RK,现已成为屈光性角膜手术的主要方法。在我国,仅近两年就引进激光手术治疗仪百余台,目前在手术数量、临床研究等方面已具国际先进水平。
PRK手术需先去除角膜上皮,然后用准分子激光消融角膜浅层基质,这样将同时去除了角膜前弹力层,易诱发角膜上皮增生、角膜组织修复反应、角膜雾样混浊,从而影响了手术的预测性和稳定性。这种影响在低度近视表现不明显,但在中、高度近视则预测性和稳定性明显下降。手术后需点激素类眼药3~4个月,也容易产生并发症。为了克服这些问题,90年代初,美国Peyman等发明了先作一角膜板层切开,再在角膜基质层进行激光消融,然后将角膜板层原位复位,这就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由于 LASIK保持了角膜正常解剖状态,因而其预测性和稳定性明显高于PRK,并且术后反应轻、用药少、回退小、恢复快、无角膜雾样混浊,是很有前途的取代PRK屈光性角膜手术的方法。但由于LASIK设备与耗品昂贵,手术复杂,技术要求高,手术费用贵, 也可能产生瓣移位、上皮殖入等并发症,所以一般基层医院尚难以开展。
215、屈光性手术的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屈光不正的患者都希望能早日摘下眼镜,但并不是所有的屈光不正患者都能进行手术治疗,术者必须严格掌握屈光性角膜手术的适应症。受术者年龄应在18岁以上,60岁以下,因为18岁以下眼睛尚处在发育阶段,屈光度还会发生变化;60岁以上可以在作白内障手术的同时用人工晶体矫正屈光不正。屈光度数稳定在2年以上,尽量排除进行性近视。矫正视力0.8以上;无其他眼病及眼科手术史,身心健康;无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性疾病;患者自愿接受并能配合治疗。术前还应进行眼科常规检查、散瞳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厚度检查、主观验光等周密的检查,戴角膜接触镜者需脱镜2周以上再进行检查。如已决定行屈光性角膜手术,应明确告诉受术者各种术式的优缺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患者也应三思而后行。
216、为什么屈光性角膜手术在我国风行?
江苏省中医院自1995年引进美国开创公司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仪以来,已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近5000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原位角膜磨镶术1000余例,根据受术者的情况和临床的体会,认为屈光性角膜手术在我国风行是因为:
(1)大量的近视眼群体:接受屈光性角膜手术者在我国主要为近视患者。近视的发展大多数与眼球发育相关,眼球发育一般在18到20岁前停止,而近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我国青少年因受教育制度、生活习惯、游戏方式改变等的影响,造成这一年龄段用眼卫生不良、视近过度, 从而形成大量的近视眼群体。
(2)升学、招工等苛求裸眼视力:现来我院要求屈光性角膜手术者,有相当部分是为应付升学、招工、招干等的体检而来的,而很多专业、工种、职业,即便戴镜也不会有大的妨碍,如有的地区在公务员招考时也要求裸眼视力在0.8以上,这就迫使一些人为应付体检而手术。为此,我们希望有关单位对升学、招工、招干等的制定符合实际的体检标准,并且有相应法规进行监督。
此外,我们认为,屈光性角膜手术毕竟是一种改变角膜原形态的手术,并且出现时间较短,需要不断发展、改进,如不是工作及特殊需要不能戴镜者,尽量不要急于考虑屈光性角膜手术。
217、什么是斜视,为什么儿童时期容易发生斜视?
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仅一眼视轴注视目标,而另眼视轴偏向目标一侧的现象。斜视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眼球向内偏斜,医学上称内斜视,俗称“对眼”、“斗鸡眼”。眼球向外偏斜,称外斜视,俗称“斜白眼”。当然,斜视并不仅指两眼相对位置有明显畸形的情况,也包括斜度很小,表面不易察觉,而双眼视功能不正常的情况,并且还包括那些根本没有斜位但双眼不正常的情况。因此,斜视的概念应理解为两眼的相对位置和双眼视功能两方面的异常。为什么儿童时期易发生斜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2)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3)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4)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218、斜视的危害有哪些?
由于斜视影响美观,斜视儿童常被人起绰号,给儿童心理蒙上阴影而造成其孤僻及反常心理。
佳能7D吧, 如果要和D7000相比的话, 二者确实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的
7D的实用价值较高。性价比较低,C画幅皇的价格定位高,下跌空间较大。不要套机头再买镜头,只有买好镜头才能弥补成像画质上的缺憾。配镜50MM1.2,16-35广角,70-200MM等,配哪个镜都要花很多钱。高端C机配 显示全部↓高端牛头也不是全画幅,让人感觉是没有办法的矛盾!这正是日本佳能公司的商道,设下诱惑的陷阱,让你不断的“烧钱”,才能不断地掏空你的腰包!
7D在一些关键的部分进行了改进提高,实用价值比较高。如果是全画幅,几乎就是完美的机子了,可惜不是全画幅,让追求全画幅那种出图质量的人忍痛放弃,全画幅的一些好镜头也无法在7D上发挥最好的作用也是一个遗憾。
尼康D7000是一款中端单反数码相机,相比D90的1230万像素D7000的1620万像素是非常突出的,而39个自动对焦点、9个十字对焦点,ISO扩充至25600,连拍速度也增加到了6fps,1080P全摄像功能,以及双SD卡槽,相比D90来说绝对是一次质的飞跃。除此之外,D7000的顶盖和后盖用了镁合金设计,机身的所有接缝都加以特殊密封,确保了更好的防水和防尘效果。随着套机的价格接近于9000大关,D7000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进一步增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