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有人在广州中山大学眼科做过激光近视手术吗?

2.角膜移植的眼睛能配眼镜吗角膜移植后散光严重视力差

3.关于RGP眼镜和框架镜,请亲身经历过的朋友进来给点建议,有加分!!

中山眼科眼镜怎么样_中山眼科隐形眼镜

不是同一家,它们都是属于中山大学的附属医院,但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综合医院,而中山眼科中心是专门以眼科为主的专科医院。眼科医院推荐广州爱尔眼科,国内知名眼科医院,眼科,有保障。点击测试适不适合做近视矫正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中山大学附属单位之一,下设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和眼科视光学系:1、中心属下的眼科医院有12个专业科室(角膜病、青光眼、眼底外科、白内障、眼肿瘤和眼眶病、眼底内科、眼整形、眼外伤、眼肌屈光、中医眼科、神经眼科、准分子激光)和12个科室;2、眼科研究所有11个专业实验室(病理、眼眶病与眼肿瘤、生化、白内障、遗传分子生物学、视觉科学、视觉生理、玻璃体视网膜病、免疫、药理、眼库),开设黄斑病、小儿遗传眼病、葡萄膜炎病、眼镜等临床专科;眼科视光学系设有5个实验室(应用光学实验室、眼镜实验室、眼镜光学实验室、近视眼实验室、临床视光学实验室);3、该中心属下还设有防盲治盲办公室。其实我们平时一般都用眼科医院代指眼科中心。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眼科医院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广州爱尔眼科。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共有8层,开设了屈光手术中心、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眼底病中心、白内障中心、综合眼科、老花眼专科门诊、青光眼专科门诊等临床科室,并设有宣教室、科研室、国际学术会议中心等,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学术为一体的大型专业眼科医院;更是致力于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眼科医院,口碑值得信赖。

请问有人在广州中山大学眼科做过激光近视手术吗?

眼睛上动刀须慎行

从去年年底至今,国内媒体对于近视眼手术治疗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起因是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去年12月6日发表的题为《眼科手术对国民医疗服务系统太危险》的报道。报道称,鉴于一些患者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或远视后,近期出现视力下降、角膜强度减弱、感染、视网膜脱离等问题,其安全性令人担忧,英国医疗监管部门阻止在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该报道还指出:“眼部激光手术的失败率约为10%。”

该文一出,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反响。各国眼科医生、医疗机构纷纷发表意见,绝大多数人认为英国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存在“以偏概全”和“引用资料陈旧”等硬伤,夸大了LASIK手术存在的问题。尽管如此,经过国内媒体的转载,该报道仍然让我国数百万已经接受准分子激光近视眼治疗的人“心里咯噔一下”,让正在考虑接受这类手术治疗的人有些无所适从。

一家公司的失误导致英国“国家系统”说“NO”

权威数据我国激光手术总成功率达到95%以上

据了解,英国医疗监管部门阻止在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起因主要是英国一家名为Boots的医药公司在为近视患者实施准分子激光手术后,患者发生了视物模糊、视力损害等问题,公司被迫关闭其下属9家准分子激光中心。

各国专家认为,仅一家公司发生的问题并不能代表全球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水平与真实情况。《星期日泰晤士报》那篇报道所指10%的失败率,引自《眼科学》杂志,从字面上看,指的是眼部手术(eyesurgery)的失败率,而不是仅指准分子激光手术。美国屈光手术质量保证委员会执行董事说:“我们是代表患者利益的组织,如果LASIK失败率真的那么高的话,我们会首先指出这一点。”据统计,2004年美国约120万人接受了LASIK手术,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约3%,其中需要手术处理的严重并发症在0.5%以下。

自1990年起,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就开始向那些戴框架镜或眼镜矫正视力不理想的患者提供LASIK手术,每年约800人,只占全英国LASIK手术年手术量的0.8%。由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提供的是免费医疗,所以它对LASIK手术说“NO”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准分子激光手术在英国被禁止了,因此国内一些媒体关于“英国叫停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说法并不确切。

国际眼科科学院(AOI)惟一的中国籍院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赵家良教授告诉记者,我国目前应用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近视眼患者视力的总成功率已经达到95%以上。1993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手术,至今已经积累数万例手术经验。

2004年12月,《国际眼科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屈光性角膜手术26743回顾》的论文,论文作者是北京协和眼科的李莹博士等。文章系统回顾总结了1993年5月至2003年5月在协和眼科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26743例(44580眼)。在严格随访,保留完整资料的基础上,他们应用数学模式建立数据库,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安全、有效,98.7%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视力矫正。

专家点拨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手术

对各种近视眼手术都应辨证分析审慎开展

今年四五月份以来,从上海、北京等地传出的消息表明,近视眼手术出现“返工潮”,一些综合性三甲医院的眼科,每月接诊因手术失败要求再次手术的患者近百人。据介绍,要求“返工”的患者中有近七成是十多年前接受过最早的近视眼有创手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的。而RK手术由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已经被大多数医疗机构弃用了。

RK手术曾一度在南方城市“风行”。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眼科副主任伍桂军教授介绍,RK手术是上世纪40年代由前苏联专家发明的,前苏联和日本做得比较多,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RK手术是建立在医学界对人的角膜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认识还比较粗浅的基础之上,要由医生凭着自己的手感,在角膜周边部将角膜呈放射状切开,“这种手术对人眼的影响可以说是灾难性的。”伍桂军说。RK手术由于对角膜切得太深,术中角膜易穿孔、感染,术后患者的眼球有可能因外力作用而“四分五裂”。尤其可怕的,是日本医生对RK手术进行的“创新”,他们不从角膜上皮面一侧切,而是从不能够再生的角膜内皮面一侧“动刀”,致使不少患者付出永远失去光明的惨重代价。好在中国沿用的是前苏联的方法,而且RK手术基本上已被准分子激光手术替代了。

专家指出,随着手术设备及检查仪器的不断更新,手术方法与技巧的不断改进,目前的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已较“RK时代”大大提高。

准分子激光,是氟化氩气混合后产生的一种人眼看不见的超紫外线光束,属冷激光。这种光束可以分裂数层角膜分子键,使细胞组织汽化,但对周围组织无影响。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是利用这种高效能的光束去改变眼睛角膜表面弧度,从而减低角膜的屈光力,达到准确矫正近视度数的目的。

目前,一种以“个体化切削”为号召的新手术开始出现,即“波前像差引导下的LASIK手术”。医生将眼球像差仪分析系统与准分子激光机治疗系统连接,即可全面矫正人眼像差,使术后裸眼视力有可能接近或达到3.0的人眼极限视力,代表了近视眼激光手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赵家良教授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从诞生至今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这类手术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成千上万的人因此重新获得了清晰视力。光从这点就已充分说明,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是有优势的。与此同时,准分子激光手术同其他任何手术一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更重要的是,由于该手术是在正常的角膜上动刀,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手术,不是非做不可的,因此,医疗机构对各种近视眼手术都应辨证分析,根据自己的条件审慎开展。患者在手术前,也应当对这类手术的风险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慎选医院,慎选医生,才有可能保障安全。

李莹教授等所做的“协和屈光手术长期临床效果分析”得出的核心结论是:不同的手术方法有其适应症范围,LASIK手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低度近视可选择各种手术方式,角膜薄的患者可选择LASEK;完善的术前检查、熟练的手术技巧、严格无菌操作、合理的术后用药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市场巨大全国有600台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在运行

卫生部已经发出1000多个“上岗证”

米莉今年33岁,是北京某公司职员,1000多度的高度近视,曾经使她离了赛过“啤酒瓶底”的眼镜,寸步难行。今年春天她下决心与跟随自己几十年的“啤酒瓶底”说“拜拜”,于是到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接受了LASIK手术。摘掉眼罩的那一刻,她惊呆了:对面护士**黑黑的眉毛,细细的抬头纹竟那样清晰,一根根一条条都能数得出来!窗外的天是那样蓝,那样亮……她兴奋得一把楼住丈夫的脖子,一句“超级爽”,把屋子里的人全逗笑了。

在200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各国专家曾讨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的治疗问题,大家提出:“要把矫治‘屈光不正’当作防盲的重要任务来抓”。

赵家良教授说,近视眼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99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安排下,他和同事到北京郊区对5~15岁的学龄期儿童进行了近视眼患病率调查,发现5岁时男孩女孩近视都极少,女孩8岁以后患病率走高,到15岁达到55%,男孩则在10岁以后近视增多,15岁时达到37%。另据广东省视光学会负责人介绍,该会最近刚刚完成了历时8年的对广州296万名学生的视力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80%、60%和30%。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幼儿园中,也有将近20%的孩子存在视力不良现象。跟三五年前相比,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增长速度超过了10%……极其庞大的近视眼人群,由于就学、招工、招干、征兵以及像米莉一样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等因素,形成一个潜力巨大的近视眼矫治需求市场。

最新的统计表明,全国目前有多达600台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在运行。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医院,甚至县级医院。2004年接受手术的病人达50余万,已经超过了白内障手术的病人,由此造成的市场竞争便不可避免地“白热化”。一些技术实力薄弱,设备(有的甚至引进国外淘汰设备)、环境差强人意的小医院为了拉患者,竞相压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赔本赚吆喝”。伴随低价格而来的,必然是低水准,低质量,医生“手潮”且不说,操作流程也不规范,如原本应该一次性使用的手术器械,如角膜刀片,张三用完李四接着用,又如结膜冲洗液,本应一人用一瓶,但是小医院一瓶洗四五个患者,消毒不到位,极易发生感染……今年5月21~22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屈光手术高层研讨会”提供的信息也显示,目前准分子激光手术出现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中小型医院。

不少专家强调,准分子激光手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仅依靠一位有经验的手术医生和一台先进的激光手术设备就能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术前检查、手术设计、术中操作、患者配合、术后用药和护理、随访等等,每一个环节都与手术效果息息相关。因此必须抬高准入门槛,规范手术操作,加强行政监管。

李莹目前是中华眼科学会角膜学组准分子激光手术领域的负责人,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据她介绍,为加强对包括准分子激光机在内的大型医疗设备准入和使用的监管,卫生部早在1998年,就委托中华医学会开始实施名为“大型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岗前培训”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后经考试合格者才发给上岗资格证书,迄今全国已经有1000多名有行医执照的眼科医生取得使用准分子激光机的资格。该培训每年举行一次,由最初的每次不足100人报名,到去年一下子报了近600人。李莹说,这一方面证实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确“火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规范管理越来越引起重视。

近视眼手术不可能“根治”近视

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强广告监管

去年一年,全国至少有50万人接受了准分子近视眼手术。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又少了50万近视眼患者”呢?专家的回答是否定的。

赵家良教授指出,现阶段对近视眼的所有治疗方法,都属于“对症”治疗,而不是“对因”治疗,准分子激光术只能“矫正视力”,而不能“根治”近视。每一个已经或即将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都应当明确:手术只能让你摘掉眼镜,并不能改变你是近视眼的本质。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术前近视1000度,术后裸眼视力达到1.0,不用戴眼镜,虽然表面看起来和正常人无异,但你的眼内结构、视网膜还是原先的高度近视状态,所有高度近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都有可能发生,切莫因为不需要戴眼镜了,而忽略用眼卫生,忽略对眼睛的保护。

而且,准分子激光手术并不是谁都能做的。以下情况的患者不宜做:年龄在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近视眼患者(因其眼屈光系统未发育定型);近视度数不稳定,近年仍有逐年加深趋势者;眼部有活动变(如炎症、青光眼、严重干眼症等)者;角膜中央厚度小于450微米者;有其他严重眼病(如圆锥角膜等)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瘢痕体质及严重糖尿病的患者。另外,近视度数在1600度以上者,准分子激光手术不作为矫治近视的首选方法。

“视觉质量是比视力更高层次的概念。”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准分子激光中心于志强博士说。它不仅要求达到1.0以上的正常视力,还要求清晰、舒适、稳定,除了屈光度是正视状态外,还涉及像差、对比敏感度、夜间视力、泪膜稳定性等因素。目前的准分子激光技术只能提高裸眼视力,而不能提高视觉质量,相反,手术还可能导致视觉质量下降。如夜间视力下降。一部分3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在准分子激光手术后早期通常会抱怨晚上的视力没有白天好,或者碰到阴雨天有视力下降的现象。事实上,这是准分子激光手术目前尚未克服的一个难题,主要原因就是手术使患者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和像差增大。

明白了上述道理,人们对社会上形形夸大其辞的广告就能增强“免疫力”了。

据悉,由于设备来源不同等原因,目前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还缺乏统一的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今年年初,由温州医学院牵头,北京协和医院、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10余家医疗单位共同参与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提高屈光性角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正式铺开。这项大规模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影响视觉质量的因素;探索如何在符合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稳定性、最小损害的原则基础上,同样达到视光学上清晰、舒适、持久的要求。

不少专家在接受记者访时表示,加强行业指导,是现阶段规范准分子激光手术最重要,也是可操作性较强的一个切入点。要通过学术交流、科技攻关和组织协调,拿出全国适用的指导性意见。

5月21~22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准分子激光手术高层研讨会重点研究了“术前”问题,强调两个“严”字,一是严把病人入选关,一定要将那些患有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高眼压、青光眼、角膜炎症等病人排除在外;二是严把医生入门关,即使通过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进行的培训,考试合格拿到上岗证书者,也不一定都让上手术台。要通过取类似汽车司机“年检”一样的措施,加强对已经上岗的医生的监督管理。李莹介绍说,这次会后不久将推出准分子激光术前的指导性意见或建议。接下来,还将逐步对术中、术后等系列问

题“各个击破”。

赵家良教授透露,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国家规范和标准将有望在年内出台。

资料链接

目前在我国开展较多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有三种——

LASIK: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先在角膜表面用显微角膜刀形成角膜瓣,然后用准分子激光对中间角膜基质进行切削,之后再将角膜瓣复位。此方法保留了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因而最符合角膜的解剖生理。病人疼痛轻,视力恢复快(12小时之内),缺点是需要昂贵精密的仪器设备,对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手术环境要求高,手术收费高。

LASEK:即“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是用角膜上皮环钻切出一个上皮瓣,掀开上皮瓣后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原位磨镶,以改变角膜的屈光度从而达到矫正近视散光的目的,而后复位上皮瓣,避免了LASIK手术制作角膜瓣时可能出现瓣制作不良的危险,适合角膜较薄的中低度近视眼患者。不足之处是视力恢复较慢,偶有角膜上皮下混浊,术后需滴用两个多月糖皮质激素。

PRK:即“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它是利用准分子激光的特性直接对角膜光学区进行切削。手术设备及操作比较简单,成本较低,但是病人术后眼痛剧烈,且持续10天以上,术后需长期滴用糖皮质激素,有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危险,因此此手术在国内已渐渐失去市场。

手术后服务的几种情况

1、眼突或眼萎缩患者:因戴镜和近视的眼突或眼睛凹陷患者,一旦摘掉眼镜会非常影响形象,治疗眼突便成为这部分患者的必须。

2、术后又患近视或近视散光较明显的患者。有部分近视患者因手术不完善或不彻底,导致手术后还有一部分散光或近视,严重影响视力,这时选用保守疗法就显得非常必要。但从理论分析表明,如果因手术失误所导致的散光用保守疗法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只有规则散光才有希望完全治愈。

3、手术后重患近视。部分近视患者手术后因大量近距离用眼而重患近视,一般度数较轻,又不宜再行手术,保守疗法便成为首选。

4、尽管从理论上讲,中高度近视术前的保守疗法是最佳选择,但对已实施手术又遭受并发症威协的患者进行保守疗法,防近视眼并发症就变得非常必要。

5、手术后又患远视者。根据用进废退理论,这种情况得靠自我调节、配镜或重做手术,将眼睛的屈光度调节在一定范围内。

近视眼手术适应性的考察及术后防治

近视是逐步发展的,或者说人眼的屈光度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不过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不易被觉察吧了。总的来说,一部分人会长期相对稳定,另一部分人却不可能做到,因专业(或涉及相关工作)、生活习惯、用眼习惯等差别很大,导致眼睛屈光状态变化差别较大,有些人的近视会逐步发展,尤其对近用眼比较多的人来说,防治近视应是始终注意的问题。

为什么人二十岁后视力基本稳定?首先,二十岁以前,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是中小学生或大学生,这部分人容易调查与测试,而且因为升学压力较大等原因导致近视进展较快。但二十岁后,中学或大学毕业,人员分流,不那么集中,所以就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其次,二十岁后人的身体发育基本停止或缓慢,身高等达到成人高度,升学压力消失或减轻,看书写字已能维持较远距离,如一尺以上,即便在学习负担、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近视的进展也会变慢。第三,二十岁后,生活环境相对比较确定,大多数人的近用眼程度大大降低,近视问题就不重要或消失,所以也就不被关注或关注少了。但情况并不全是这样,有调查表明,即便三十五岁以上的人,如打字员、作家、画家及经常上网和玩电脑游戏的人因为经常看近,也会患近视或导致近视加重。第四,二十岁后人的生长发育变慢,眼睛适应能力降,可塑性降低因而保持相对稳定,因而视力也维持相对稳定。

所以,即便手术效果非常理想,也不要认为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不管手术与否,都要做到:

1)保持用眼情况的稳定:根据用进废退理论,如果环境改变,眼睛会适应,一般说来,不能为防止眼疲劳而影响工作生活或学习,但适当调节一下,合理按排自己的生活并兼顾一下眼睛的健康还是必要的,如果经常上网的患者,适当减少上网时间,多到野外活动等,做些兼顾的努力还是必要的。

2)另一种情况是近用眼过少,远用眼过多的人会因此产生老视,如果看近不足以抵消眼睛的自然恢复力,就容易在看近时产生眼疲劳、老花现象。

3)手术时度数较高的人,因为这部分的人眼球结构并未改变,如果大量近距离用眼,近视眼并发症还会进一步发生发展,所以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让眼睛老花一点好,但最好不要再加重近视。

有问题再看医生也是一种通常的选择,但合理的调理和平时的预防却是非常必要的,毕竞眼睛是自己的,爱护眼睛,关注眼睛健康是个永恒地话题。这样就有必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处理,应对方法及对策是:

1、手术前的服务:

从理论上讲,几百度甚至更高度数的近视通过非手术方式法解决最好,但考虑到治疗周期较长,而且需要患者的配合和一定的耐心,因此一种更合适的做法是在进行眼突治疗和降低屈光度数的努力后再进行手术比较可靠,这样对手术就无后顾之忧(定手术效果理想)。

2、眼球突出及重患近视者的治疗:新研究的仪器可很方便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有手术打逄的患者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3、近视眼手术中的欠矫: 即手术对屈光度的改变不到位,仍有部分近视度数。这时用仪器进行治疗,将有两种效果:一治近视,二治眼突及美容。因为治疗低度近视是不困难的,但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手术造成的散光疗效微弱。

英国缘何叫停眼部激光手术

据《中国中医药报》载:英国叫停眼部激光手术。

“据海外媒体报道,由于担心患者的长期安全,英国医疗监督部门正在阻止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进行眼部激光手术。

国家诊疗标准化研究所对眼部激光手术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评估,其评估结果是,有关此类手术安全的“现有证据”还不足以支持将此类手术在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推广。

在“摘掉眼镜”的诱惑下,英国每年至少有10万人花费2000~3000英镑进行眼部激光手术,纠正近视。一些公司为了推销其眼部手术,对其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大量宣传。

但国家诊疗标准化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草稿说:“存在对该手术长期安全的担忧,在没有(得到国家医疗服务系统)特别同意的情况下,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进行该种手术。”

报告说,虽然有证据表明,激光手术能帮助轻度近视者改善视力,但没有确凿证据能够证明许多公司所声称的手术安全性。

该研究所指出,由于戴眼镜能安全地纠正近视,所以,“其他治疗手段一定要绝对安全才适合使用”。

去年,美国《眼科学》杂志说,此类眼部手术的失败率是1/10,而不是大多数广告上所说的1/1000”。

由上面的报道可以看出, 因"存在对该手术长期安全的担忧"且"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进行该种手术"---终于明白叫停的原因并非手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在若干年后手术可能导致的问题所产生的担心引起的。因为大范围开展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只是近几年的事,手术对短期内的效果可以评估,但长期效果如何并未得到证实,而要想证明近视眼手术是否成功,起码需要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还没有进行这么长时间的实验。也就是说,已进行激光手术的患者都是试验者了。所以,在对待近视眼手术的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1、如果认为激光一扫,近视全无,看来对此问题简单化了。

2、所谓的千分之一,实际上是指手术本身即产生问题的。实际上相当一部分人出现了视疲劳或者说老视,这是不是手术问题?在《同仁在线》上说,有类似问题的好象是占25%。

3、手术后二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出现老视的情况也应当是手术的一个后遗症(不认为手术成功),至少以英国人的标准是这样。

从这篇报道可以看出,人家的最高目标并不是追求所谓的经济利益,而是追求科学和真理的态度,追求对人类有益的健康。

角膜移植的眼睛能配眼镜吗角膜移植后散光严重视力差

理性看待近视眼激光手术

武警总医院眼科 陶海 钟白丽 何昭燕

据估计,全球近视眼患者至少有10亿多,对近视眼的研究已数百年。近年来对近视眼治疗争议最大的要数角膜激光手术。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由于担心患者的长期安全,医疗监督部门正在阻止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进行眼部激光手术”。而美国的《眼科学》杂志也指出“此类眼部手术的失败率是1/10,而不是大多数广告上所说的1/1000。”“手术还可能引起并发症,致使病人必须做眼角膜移植手术”。

这些消息在我国也引起一片哗然,引发了关于“眼科激光手术安全性”的火热讨论。一些做过激光手术出现并发症者出来现身说法,一些媒体也报道,“15年前风行的近视眼手术因技术水平有限而留下后遗症,现纷纷返工”。一些医疗工作者出来反驳英国研究部门的说法,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安全性。那么,近视眼激光手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其成功率和安全性如何?远期效果怎样?到底还该不该做这种手术?欢迎大家探讨。

准分子激光手术有多种方式

人们一般说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其全称应该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主要包括三种术式:

(1)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简称PRK),是最早用于临床的方法。目前认为PRK治疗中低度近视、远视及散光安全有效,但因其术后疼痛、屈光回退等并发症,现较少使用。

(2)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这是目前主流术式。它在角膜瓣下的基质层切削,保持了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的完整,可避免PRK的大多数并发症。特点是拓宽了近视度数的矫治范围,术中术后无疼痛,视力恢复快,角膜不遗留斑翳。手术时,先用一种微型刀在角膜上切出一个带蒂的薄层角膜瓣,掀开此瓣,在瓣下行激光切削,然后将瓣复于原位。此可用于低、中、高度近视。LASIK也有角膜瓣带来的缺陷,即角膜瓣皱褶、移位、角膜瓣下上皮植入、散光以及过度切削,造成角膜扩张、圆锥角膜等。对于角膜相对近视度数高而比较薄的患者,使用LASIK也受到限制,但对于角膜瓣足够厚的高度近视患者,还是首选LASIK好。

(3)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是PRK手术的改良术式。用激光或低浓度酒精浸泡角膜手术区,做成一个角膜上皮瓣,激光切削上皮瓣下组织,当角膜上皮瓣复位后,依然要在其表面盖上一片眼镜。LASEK手术后疼痛较PRK明显减轻,加上瓣薄,可以用于角膜厚度相对较薄、瞳孔较大的患者。

LASEK无LASIK做角膜瓣的并发症,缩短了PRK手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减轻了疼痛反应及角膜混浊(haze)的程度,但手术中角膜上皮瓣破损和水肿与PRK同,而且手术后视力恢复及屈光稳定速度比LASIK慢。因此主要适用于角膜较薄、职业特点容易发生眼外伤导致角膜瓣移位或其他不宜进行LASIK的患者。

另外前不久,希腊医师Ioannis又率先提出Epi-LASIK的术式。认为Epi-LASIK能综合LASEK和LASIK手术的优点,较好地避免两者的不足,它利用旋转上皮刀在角膜上皮层“做活性上皮瓣”,厚度仅50多μm,而非像LASEK手术那样用酒精浸泡,在最大限度地“节约”角膜厚度的同时,术后刺激症状也很小,发生角膜混浊(Haze)的机会比较PRK少,近视回退发生率低。

并非所有近视眼患者都适合做

一般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可以考虑做眼准分子激光手术:年满18岁以上,有健康心理状态,有摘掉眼镜的愿望;眼部没有活动性眼病;最近两年近视度数比较稳定,每年加深不超过50度;如果配戴眼镜,软性镜应摘去2周,硬性镜应摘去4周以上(可以换戴框架眼镜,才能做手术前检查);经过医生检查,眼部各项指标符合手术要求;如是第二次手术,LASIK要间隔3~6个月,PRK要间隔1年;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后有远、近视和散光的,也要间隔1年以上;全身无手术限制的疾病。

有下列情况的人不适宜做准分子激光手术:患有眼的急性、活动性炎症,干眼症,眼睑闭合不全,青光眼,白内障,色素膜炎,视网膜脱离,缺血性眼病,单纯等性眼病,及下列全身病如:糖尿病,胶原性疾病(红斑狼疮等),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服药者,艾滋病,有某些疾病影响伤口愈合者或虽符合手术条件但对手术有顾虑或期望值过高的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安全性是公众关注焦点首选仍然是戴眼镜

矫正近视方法通常有三种:1.镜片矫正:包括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2.角膜屈光性手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准分子激光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3.眼内屈光手术:透明晶体摘除术、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术等。

应该指出的是,从安全、简便、经济、实用等因素考虑,眼科学界认为对于多数人来说,目前矫正近视的首选方法仍然是配戴框架眼镜。如果患者准备选择准分子激光手术,那么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手术安全性了。

客观地说,目前的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潜冉细叩模?胱钤缡褂米晔?督?械慕?友鄯派渥唇悄で锌?质跸啾龋?浒踩?砸丫?⑸?酥实姆稍荆0多年大量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在我国至今已经比较成熟。但任何手术的成功率都不可能是100%,就像眼镜容易感染危害视力,而框架眼镜镜片破裂引起的外伤,也是失明的原因之一。对美国《眼科学》杂志文章指出的:此类眼部手术的失败率是1/10,国内多数屈光手术专家持不同意见。当然,良好的手术设备,手术者熟练的操作和丰富的经验,还有患者良好的配合,是手术高安全性的基础。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近视眼激光手术也不能完全避免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过度矫正或矫正不足,这些要经过一定时间观察,酌情二次手术;部分人可出现眩光,即夜间将一个光点看成光团、光晕,这可因术后角膜组织间轻微水肿反应或夜间瞳孔较大、其边缘与手术缘靠近有关,随手术后时间推移而逐渐减轻;圆锥角膜在有这种潜质或者手术后角膜过薄的人身上出现;因为注视目标不良,可能出现偏心切削,或因角膜表面水气漩的作用出现中心岛;PRK和LASEK手术后可能有角膜的混浊(Haze)以及长期点用对抗Haze的药物带来的激素性高眼压。LASIK则有与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如瓣下异物、角膜瓣移位、溶解,散光有所增加,自觉眼睛干燥等。最严重的是手术眼角膜伤口的感染,虽然极少发生,却是可以致盲的直接原因,所以严格的手术消毒制度和患者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手术后也应定期检查眼睛,特别注意眼底黄斑区和周边视网膜的变化,做到未雨绸缪。

术后严格用药和复查是重要环节

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不理想或出现并发症,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和复查所致。所以这里特别要请医生注意,提醒病人注意术后事项。LASIK手术后1~2小时后一般眼睛会有酸涩流泪和异物感,两三小时后症状基本消失,倘若眼痛症状很明显,须注意区分是眼部皮肤痛还是眼球痛,如属于后者,应马上找眼科大夫处置,排除感染和角膜瓣移位的可能。手术当日有眼部症状时可闭目休息,不要随意摘掉透明眼罩,切忌用力挤眼,揉眼。次日到医院由医生摘掉透明眼罩并检查视力、角膜、屈光状态,然后在手术后3天、7天、1月、3月、半年、1年分别前去复查。尤其在术后早期,医生可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用药,这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还要嘱咐患者,手术后一周内避免到烟尘较大场所,少吃辛辣刺激食品,眼部不要化妆,避免有水和细小颗粒入眼。不少人手术后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视力,但后来数天却视力有所波动,有的人视力则是逐渐恢复正常,大都两周较为稳定,最终恢复期3~6月。LASIK手术后,可以口服三天抗生素防止感染;还要点用抗生素眼液、激素眼液及促进角膜上皮生长、润滑和防干燥的眼液,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在一个月内应少用近距离的精细目力(包括看电脑、电视)。手术后因屈光状态的改变,有人早期会感到视近困难,易疲劳,如果工作学习不能避免,则应多间隔、多眨眼、多休息,一般随时间推移症状逐渐消失。再者要注意一个月内不要游泳,切忌跳水和激烈对抗性运动,以免撞击眼部,造成眼外伤,角膜瓣移位甚至丢失。有眩光症状时,应等症状消失后再夜间驾车。

眼激光手术的卫生经济学

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不同术式\不同医院,价格不一样。比如LAISK手术,多数医院价格是6000~8000元,但有的只需要2000元,有的甚至只需要800元。需要警惕的是,降低成本是有限的,有的医院之所以非常便宜,是因其使用的是国外早已被淘汰的设备和材料,肯定是技术过时或者有质量问题,手术效果是不可能一样的,所以一定要选择信誉、技术有保证的大医院。

走出误区理性评价

近年来,我国在激光治疗近视眼领域发展之迅猛是前所未有的。但目前国内大众心理表现为两个极端:

第一种是神化手术效果。当前的激光手术尚未到尽善尽美的地步,特别是高度数比如1200度以上的矫正,其预测性、安全性和术后稳定性明显不足。而且对于病理性近视眼,手术要求仅仅是为了看视力表的远视力得到提高,却漠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激光仅仅是光学矫正,并不能对眼底的既有病变带来帮助。

另一对立的观念是,完全否定近视激光手术,即所谓“治标不治本”,却无视另一事实:对于低中度近视而言,十多年实践已证明激光手术效果确实、稳定而且可靠。

另外,一部分15年前做过手术的患者如今确实需要“返工”,但不是所有做过手术的患者都需要。“返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过去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与PRK、LASIK等相比,其安全性较差。二是现已知并不是所有的近视眼患者都可以使用RK手术。近视眼病理各不相同,特别是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分为单纯性和病理性两种。单纯性高度近视可以用手术治疗,而病理性高度近视要先加固巩膜再进行手术。超过1500度的近视就应该用人工晶体植入术。而以前所有近视眼都用同一种手术方式,是不合适的。近年近视眼激光手术的方式和设备都有了很大改进,特别是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性化切削术(ORK)的出现,使激光切削形状更符合眼角膜光学特征,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还有,眼科医生的处理能力已明显提高,所以近几年开展的手术“返工”情况应该越来越少。

总之这些年的实践证明,目前近视眼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所以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当然此类手术毕竟才开展十多年,其远期效果和安全性还在进一步研究中,所以认为近视激光手术已经尽善尽美、没有任何风险也是不明智的。只有走出认识误区,冷静深入地研究,科学客观地评价,才是理性的态度。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国内一些地方还存在单纯谋利蜂拥而上、滥用该技术的情况,因此患者在选择手术以前慎重考虑,权衡利弊,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显得特别重要。

链接

关于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

1983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Stephen医师首先将准分子激光试用于屈光手术,并在动物角膜上开始试验。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FDA开始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简称PRK)的临床试验,当时的治疗范围大都在低和中度近视之间。1995年,美国FDA批准了PRK手术对于低、中度(600度以内)近视的治疗;1999年通过LASIK用于高度近视、远视及散光的临床治疗。我国于1992年引进准分于激光开展PRK,随后开展LASIK。

与最早使用钻石刀进行近视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手术相比,准分子激光手术具有损伤小、精确度高、可预测性强、并发症少、适应症广等优点,通过切削中央区角膜组织使之变平,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此外还能矫正远视和散光。若治疗远视,则环形切削靠周边的角膜组织,使中央区角膜变陡一些;如果切削面呈椭圆形,则可矫正散光。近视(或远视)与散光可以同时矫正。角膜中央区变薄可以得到配戴凹透镜的效果,周边变薄则得到配戴凸透镜的效果。当然,准分子激光手术也只是一种近视眼矫正方式,只是将需矫正的度数“镶嵌”在角膜上,而并不能改变近视的病理过程根治近视。

关于RGP眼镜和框架镜,请亲身经历过的朋友进来给点建议,有加分!!

这种情况可以配硬性眼镜,散瞳验光,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应该有做这方面的专家,如曾俊文教授这方面做得不错。

(高莹莹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莹莹 ://gaoyingying.haodf/

首先先对成像质量上做个分析:对于8.00DS以上的近视,由于框架眼镜存在严重的像差,通常这个度数的近视患者没有很好的矫正视力,也就是说很多人达不到标准的1.0视力。即使是使用设计的比较优秀的非球面镜片,周边的像质也是很差的。RGP由于直接贴合角膜,几乎不存在成像的变形,周边视野更加开阔。其实这也是很多高光度患者使用眼镜的原因,但是相对传统的软性眼镜,由于为了维持自身的光度,软镜要持续吸收泪液以维持自身的相态。而我们眼睛一天泪液的分泌量是有限的,并且是有波动性的,通常到了中午,佩戴软镜的患者都会有眼干和疲劳的感觉。简单的讲,软镜的成像是不稳定的,而RGP自身不吸收泪液,对泪液的代谢和循环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常见的软镜长时间佩戴会眼干的症状RGP是不容易出现的。

综上所述,高像质、稳定的视觉、开阔的视野,持久清晰的成像都是RGP所拥有的优点。

RGP确实对高度角膜散光和不规则散光有很好的效果,并且是无可取代的。

这是由于RGP在贴合角膜时并不是直接沾合在角膜表面上,而是通过泪液层吸附在泪液层的外面,泪液始终处于交换和循环状态,泪液表面张力始终稳定吸附镜片。举个例子好比两块玻璃板中间有一层水贴合起来一样。眨眼时镜片有一定的滑动,但是其实际上没有接触到角膜。是非常安全的。

散光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角膜上各条经线上的曲率不同造成的,在带上RGP后,镜片下形成了泪液透镜层,弥补填充了曲率的差值。简单讲,RGP形成的泪液透镜层使角膜变得完美了!

上面是对RGP的简单陈述,下面说说我接触过的RGP。

我们一直在做博士顿的RGP,其实就像你说的,价格很昂贵。从试带效果来看,我们的很多顾客在试带验光后,通常不用我们推荐都会主动选择使用RGP。原因很简单,戴上后远比框架眼镜清晰的多,没有厚重镜片的束缚,没有严重变形的周边视野。

我姐夫也是一名高光度戴镜者,双眼屈光度都在12.00DS以上,使用普通框架的矫正视力都在0.7左右,初期RGP试带矫正视力单眼都能达到0.9,连续使用半个月复查视力单眼达到1.2.框架也配了,但是相比较下他还是愿意使用RGP。虽然也反映初戴眼睛有异物感比较磨,但是一个月后症状几乎就消失了。其实相对软镜,RGP只是初戴不容易接受而已,但是由于RGP材质的优越性,赋予了镜片更多先天的优势。比如高透氧性,软镜过夜佩戴都是很危险的,而一般材质的RGP都能在闭目休息时提供相对安全的氧供给量,像XO材料的RGP甚至可以长戴过夜使用,很适合懒人使用(当然为了您的健康我们还是不推荐长期懒下去,过夜摘掉眼镜更健康)。

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眼镜的材质就像一张网,软镜由于材质的限制,会在使用过程中吸附很多杂质,长期堆积会严重影响透氧性。而RGP几乎不吸附东西,对于RGP的清洁,甚至可以直接用纯净水冲洗镜片,软镜当前的技术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其实就使用周期而言,RGP在合理使用下寿命都在两年以上,价格上平均到每天也并不是不可接受,要知道你买件新衣服也不是一年一直穿下来的,而RGP在每天一睁眼都会陪伴你学习和工作一整天,改善你一天的生活质量,我个人感觉单用金钱衡量的话价格并不高。

对于RGP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控制,北大视光学中心,天津眼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视光学中心都有相关的课题,国内一线医院也在努力推广RGP在控制青少年近视的使用。你是上海的,推荐您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去咨询下RGP在控制近视发展上的应用情况。咱们国家青少年近视眼发展与控制研究实验室就设在复旦(国家直接拨款),相信在那里你会得到更多信息。

以上内容纯属手工,无任何复制摘抄,又问题欢迎补充,我会继续关注!

补充:RGP在长时间佩戴后确实会对角膜曲率产生影响,根据北大视光学中心公布的资料显示,RGP会使角膜中心部分的曲率趋于平坦,其实这对近视而言是有利的改变。角膜自身也是存在一定的弹性范围的,如果很长一段时间停戴RGP的话,角膜肯定也会发生改变。相比之下要说下OK镜,其实OK镜跟RGP算是又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在设计和使用上又很大的不同,OK镜需要镜片中心部分相对紧适配,在角膜中心按照事先的设计压出一个相对平坦的区域,在完成塑性后摘掉OK镜也有良好的视力,通常能保持一天左右的时间,但是如果停戴是会恢复回原来的状态的。借此来说,OK镜的本身塑性性要远大于RGP,但是在停戴后角膜依然能恢复自然,RGP对角膜那点影响实在是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