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常用药物_口腔科常用药物总结

丁香油简称OC,一般滴在棉球上,用来根尖周炎的开放止痛; 樟脑酚简称CP,用在根管治疗扩根后涂在棉捻上封起来,刺激性较小,用于根尖炎症较轻,或牙髓炎治疗; 甲醛甲酚简称FC,用于根管治疗扩根后涂在棉捻上封起来,刺激性较大,适用根尖炎症较重,阴影面积大; 牙髓失活剂一般分两种:乳牙失活剂(慢型)和砷剂(快型),都是用于失活牙髓,前者一般七到十天复诊取出,后者一般两到三天取出; 还有碘甘油,用于牙周获冠周冲洗后上药; 碘酚,用于牙周脓肿或严重的牙周炎冲洗后烧灼牙龈,起到止血消炎作用

甲醛甲酚(FC)是口腔科临床治疗牙髓坏疽和残髓炎的常用药物,因其甲醛可与腐败蛋白质的各种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相结合,并生成无毒物质。

甲酚可与腐败的脂肪产物相结合生成肥皂,同时甲醛甲酚又具有较强的除臭,杀菌作用而受到口腔医师的欢迎。但近年来也有文献指出甲醛类药物具有半抗原作用而致敏,甚至提致癌问题。

过敏性口炎:病人多在封药后24—72小时发病,表现为封药的牙发痒,疼痛,继而在患者周围的口腔黏膜出现水疱并伴有瘙痒和灼痛感,患牙颊腭侧龈及黏膜充血并水肿,口腔黏膜呈散在性细小水疱,一般无皮肤损害及全身反应。

激发支气管哮喘:多在治疗10—20分钟后患者开始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出冷汗,继之出现喘息及呼吸困难,病人自觉心慌气短,憋闷,听诊可闻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全肺布满哮鸣音,严重者可出现紫绀等缺氧症状,心率明显加快,可达100次/min以上。

全身过敏反应:FC引发全身过敏反应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封药后患者自觉自身瘙痒难忍,首先不颜面部开始,继而出现颈部,胸部及四肢等多处皮肤变红,瘙痒并隆起,呈现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散在分布的风团样诊块。

甲醛甲酚(FC),这个露出来确实很难闻很不好受的,如果一直持续,你可以早点复诊,不然髓腔和口腔内相通了。

也就失去封药的意义了,还会增加髓腔污染的机会。供参考。这么点量对人体没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