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中医?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pdf_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中国著名的医书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洗冤集录》,《医宗金鉴》等。

1、《黄帝内经》,作者,黄帝。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此书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医家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东汉至隋唐时期仍继续修订和补充。《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该书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也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发展的基石

2、《神农本草经》,作者,传说是神农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作者不详,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书内记载的药物凡365种,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三品。

原书早已佚失。南朝陶弘景为《神农本草经》做注,并补充《名医别录》,编定《本草经集注》共七卷,把药物的品种数目增加至七百三十多种。清朝孙星衍将《神农本草经》考订辑复,成为现在通行本。

《神农本草经》为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重要文献,本书把药分为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

3、《伤寒杂病论》,作者,(三国)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又作《伤寒卒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此书被认为是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此书总结《汤液经法》、《黄帝内经》、《难经》之思维体系,实践于内科辨证论治上,于外感伤寒创设“六经辨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并列方治。

并于杂病上,于霍乱病、百合病、阴阳毒、疟病、虚劳、瘀血病、胸痹病、水饮病、咳嗽病、妇女杂病等皆有涉入,列方处置,堪称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相对于《内》、《难》的生理学经典角色。

4、《洗冤集录》,作者,(宋)宋慈。

《洗冤集录》为宋朝人宋慈所作,由其从事司法刑狱工作所积累之丰富验尸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当时传世的尸伤检验诸书,加以综合、核定和提炼,完成了这部有系统的古代法医学著作。这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医学专书。

《洗冤集录》成书于淳祐七年(1247年),有五卷,53条,有检验总论、验尸、验骨、验伤、中毒、救死方六大题材。

以目录来看,本书的主要项目包括:宋代的检验尸伤法令;验尸方法和注意事项;勘察现场;尸体现象;各种机械性窒息死;各式钝器损伤;锐器损伤;交通事故损伤;高温致死;中毒;病死和急死;尸体发掘等项。

主要的涵盖验尸的检验方法、死因的判断,例如对于被火烧死与死后焚尸的差别、生前溺死与死后弃尸入水,都有精辟的见解。《洗冤集录》中所称呼的“血坠”也就是现代法医学中的“尸斑”。

5、《医宗金鉴》,作者,(清)吴谦编修。

《御纂医宗金鉴》简称《医宗金鉴》,全书九十卷,清乾隆朝时编著的大型医学丛书,由供奉内庭太医、太医院右判吴谦奉敕主编,后收入《四库全书》之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给与这套书籍相当高的评价。

本书共分15部,有《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心法要诀》。

以及《痘疹心法要诀》、《种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及《正骨心法要旨》。

其中,《伤寒论注》中,收集了二十名医家的注解,内容极为详尽。口诀的部分也甚为实用,在本书刊行之后,成为当时医学教育最重要的读本。

本书也成为中国北方中医界最重视的一本套书,对于北方中医界有极深的影响力。

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百度百科——神农本草经

百度百科——伤寒杂病论

百度百科——洗冤集录

百度百科——医宗金鉴

如何看待中医?

以下是中医中药典籍,有些是医有些是药,有些是医、药合集。

《金匮要略》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脉经》王叔和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弘景

《千金方》孙思邈

《褚氏遗书》褚澄

《方剂导览》刘完素

《济阴纲目》武之望

《景岳全书》张景岳

《古方八阵》张景岳

《本草纲目》李时珍

《濒湖脉学》李时珍

《阐要编》伤寒三论闵庆芝

《证治心传》袁班辑

《针灸大成》杨继洲

《脉诀阐微》陈士铎

《四诊心法要诀》吴谦

《眼科心法》吴谦

《杂病心法》吴谦

《正骨心法》吴谦

《妇科心法要诀》吴谦

《血证论》唐容川

《医林改错》王清任

《医学妙谛》何其伟

《傅青主女科》傅山

《医略十三篇》蒋宝素

《医源》石芾南

《竹林寺女科》竹林寺僧

《类症治裁》林佩琴

《痧胀玉衡》郭志邃

《温热论》叶桂、顾景文

《医学三字经》陈修园

《医灯续焰》潘楫

《黄帝八十一难经》佚名

《黄帝内经》佚名

《神农本草经》佚名

《医脉摘要》佚名

《针邪密要》佚名

《针灸歌赋》佚名

《鬼门十三针》佚名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佚名

当然是要客观地看待中医。中医是否有存在的价值,是人民群众说了算,不是那个人说了算,更不是方舟子一个外行说了算。

方舟子等人对中医的质疑,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一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基础上的中医理论不科学,一个是中药有很大的毒副作用。赞同者有之,反对的也大有人在。两方都能说出自己的道理。

严格意义上讲,按现代数理实验科学的标准,中医确实不科学,很多东西解释不清楚,有些甚至还很荒唐。但中医看很多病确实有效。这一点如何解释?只能说现代科学还有很多东西解释不了。关于中药是否有毒。首先中医并不否认中药有毒,很早之前就把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中药炮制、配伍的妙处,就在于它可以减小药物的毒性,增加药物的功效。

中医说白了,就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门医学。经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更人性化,更灵活,更能符合个体差异。反观建立在解剖学,数理实验科学基础上的西医,在过往的医疗实践当中,反而容易出问题。这就说明西医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总之,衡量一门医学好不好,不能单用科学的视角去看待。而要看它在现实的医疗实践中是否有效果。毫无疑问,中医西医在治病疗疾方面都是有效的,只是优势不同,所以应该相互学习借鉴,而不是相互否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传统医学祖国中医中药是超科学的文化瑰宝,好多科学解释不了的神奇。西医中医,共同的天职是治病救人,而各有不同各有特色。西医对急危重症病人有快速见效,立竿见影的作用;中医擅长于治疗慢性疾病、疑难杂症。

国家大力倡导中医,历朝历代都在应用中医。一些讥讽嘲笑祖国中医中药的最底层网民,应该扭转一下认知。把中医当成“伪科学”,在历朝历代欺骗帝王将相是要诛灭九族的。

中医治疗疾病的手段有多种多样,不仅可以针灸、推拿穴位、拔火罐,还有中草药治疗疾病。只要有治疗效果,身正不怕影子歪,说是坑蒙拐骗也无所谓。

只可惜,现在的中医被西方“科学”标准所套牢,把中医西化了。真正的中医在民间传承,一些绝招密不可宣。

当然,在中国特色医闹医赖医暴盛行的当前,中医有幸避开了灾难。一些名老中医冒着“无证行医”、“非法行医”的风险,在尽最后一丝光芒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中医中药深奥莫测,理论和实践都很有火候。只是,缺乏传承。中医西医应该互为补充,互为依存,不应该互相诋毁互相拆台。

最经典最常用的中医中药诸如双黄连、盐酸黄连素即现在的小蘗碱。中医还有好多好多中成药、中草药……古方医典,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神奇。

现代医学攻克了麻疹天花麻风病,治好了肺结核肺炎肾炎阑尾炎性肝炎等,疟疾和大部分肿瘤疾病,还有各种细菌感染,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搭桥,断肢再植、器官移植,还有狂犬疫苗肝炎疫苗等各种疫苗,抗蛇毒血清等等等等,试问中医从古至今攻克过什么病?中医的全部理论就是一本《黄帝内经》,几千年来理论就没什么突破和发展,而几千年前的人对自然和人体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用几千年前的理论来治病,能让人信服吗?!何况中医的那一套阴阳五行理论自己都解释不清楚。当然中药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结果,证明对某些病症有效,所以,中医能保留的只是部分中草药而已。

说实话,我不相信中医。因为中医本身就是伪科学。

翻开人类的 历史 ,真的没有哪一种疾病是靠中医完全治愈的。西医的青霉素治愈了肺结核,西医的奎宁治愈了疟疾,西医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这在中医更是难以想象的。而各种疫苗也让小儿麻痹大脑炎天花几乎绝迹。

看看中医的基础理论,五行相克,阴阳结合,这就是术士之言,本不足信,可中医却是实实在在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与西医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理论相比较,谁都知道究竟哪一个更科学。

当一个人胸口痛,单靠把脉,你能确诊究竟是心绞痛还是心肌缺血吗?你不拍片子,就敢直接服用郎中给你开的中药吗?又有哪一所中医院没有CT,没有X光机呢?把脉真能诊断出糖尿病吗?古时候人们常说,行善积德,无疾而终。可是西医就会明确的告诉你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什么是猝死。

中医有时候真的是在故弄玄虚,正因为人类的科学知识并不发达,中医才会有机可乘,才会堂而皇之。

并不是在全盘否定中医,因为中医毕竟也治病,可中医跟西医真的不一样。中医治病,直接使用自然界中的各种草药或者生物本身的药性。正因为这些药性的复杂性,多样性,才会在治病的同时伤害身体其他的器官,比如伤肝,比如伤肾。所以才会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而西医是把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直接提取出来,有针对的治疗疾病,副作用也因此相对要小的多,针对性强,也就见效快。

有时候人们对中医更像是一种迷信,而不是依赖,单纯的把脉来诊断疾病,真的会误人子弟,也不会有医生只靠把脉就敢确诊疾病。

当哥白尼的日心学被世界接受之前,也正是宗教最繁荣的时候,对太阳的崇拜与敬畏是从有人类那天就开始了的,太阳神庙遍布世界各地,教会的权利也高于一切。而这一切,都随着日心学的问世,烟消云散了。人类也自此从感性世界进入了理性世界。中医总有一天也会真相大白。

我不相信中医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医没有传承。独门秘方,医药世家,很多优秀的理论,宝贵的经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传着传着就断了。我当然相信,如果扁鹊华佗还活着,经过千年的积累,中医也许还会有更多可取之处,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窘境。与西医开放式的医学相比较,中医真的缺乏传承。古代的学堂很多,你真的听说过医学院吗?

中医是不是伪科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敢枉下论断。但我真的不相信中医。中西医结合也许才是中医唯一的出路,毕竟不管中医西医,治得好才是根本。。。

每一个人自己都是大神

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无论她是怎麼认为,要麼就是认为你是错的,要麼就是认为你是对的

他认定了之後就不会或者是懒得去改变思考[思维懒惰]因为你的能量是有限的

比如当年的时候鲁迅就是因为他爹病重的时候请了两个京城最著名的中医给他爹看病,结果中医开出来的中药是莫名其妙的药引子[同穴的夫妻蛐蛐],害得鲁迅兄弟俩半夜到老宅里去翻找蛐蛐,最後他老爸还是死了,因此鲁迅将自己的爸爸的死归罪於[中医],得出结论中医有意无意间都是骗子[可是鲁迅忽略了很多东西,但是他并不在意]第一,他爸爸的这个病是先看的西医,西医治不好了的时候才想起中医这根救命稻草,晚了。第二,中医讲究的治表病,六经传化之後病入膏肓了无药可救,第三,著名的中医都不愿意病人说他治不好病人的病,所以,他们往往都会开出病人家属无法找到的[药引子],让病人家属知难而退。

然而鲁迅就是一个二愣子

二愣子根本就不关心这些东西,他们只是以自己认为对的错的来决定别人的对错

说白一点就是二百五

後来,1925~1930年期间,鲁迅开始接触研究中医,并且变成了一个中医粉之後,1930年後就再也没有骂过中医

鲁迅先生的老婆也是中医粉,她用乌鸡白凤丸治好了自己的带下之後还推荐给她的闺蜜

所以你千万不要太相信自己

也许你跟鲁迅一样,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中医,起源于自然学,成型于自然学,结合于自然学,延续于自然学。中医不被科学认可,但不会消失。中医学有独到之处,学习于经典,利用在于发挥。老子是圣人,但是老子的老师不是圣人。老子的父母也不是圣人。但是老子就能成为圣人。一个博士未必能教出博士,但是教出博士的老师的知识未必达到博士水平。懂得治国的人未必能指挥战争,军事天才未必懂得治国。行业有间隔,一行压倒另一行,除非有绝对的优势,否则妄谈。尽管一些人把现代医学吹的成了神话,但是现实是很无奈的。所以,中医不会消失。

中医是建立在自然哲学基础上的经验科学,是一个开放式巨系统的信息收集过程,这才是中医辩症治疗的真正核心灵魂 。通过对阴阳,五行,经络,望闻问切等要素数据的收集,形成其底层的核心算法,对症象进行有效的匹配对应,形成最终的诊断结果。再通过,砭石,艾灸,导引,按跷,正骨,针刺,汤药的综合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其治疗体系极其像现在的软件编程模式,从底层架构开始,到数据匹配,再到结果确定。

而中药也是如此,中医经过几千年对植物,动物,矿物,菌类等等自然界实际存在的物质,进行分析归类。然后不断进行长期的实际验证,从认知到实践的正面经验积累,总结出一套严密的运用体系,如:通过无色,五味,五行,归经等等,来进行系统归类。形成了从设,验证,到结果可重复的过程。无论从药性分类,到治疗效果,都通过大量的正面经验的积累,并且进行不断的自我修正,最终形成了建立在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上的辨证施治,方症对应的完整逻辑体系。

现代中医药的发展确实比较困难,从20世纪初开始中医就被冠以伪科学,迷信等等污名。

实际是中医的理论体系太过巨大和超前,对于信息的收集方法也太过复杂和老套。所以绝大多数人对其理论体系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就像我们现在在用电脑,手机,和很多的APP一样,有多少使用者能写出这些系统的程序来呢?不要说写,就是把程序放在绝大多数人面前,相信都好像是在看天书的感觉。其实中医理论就跟系统编程的概念几乎一样,一个病人的信息要通过原始的人工收集和瞬时录入大脑,同时还要快速的进行系统的运算匹配,最终才能形成正确的治疗方案,确实是比较繁琐和复杂的。因此中医也确实比较难学,都说学中医要悟性,也的确是如此,可以理解!

如同我们使用智能手机一样,一个智能手机在实际运用上,真正能够被运用到的功能其实特别的少。如:我们经常在用的微信,其实有50%以上功能很多人都不会用。

所以我很不明白一些捧着智能手机的中医喷子,不遗余力的在黑中医,这种人绝对就是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中医,要么这些人智商不够,要么就是对中医的底层逻辑架构无法理解。这种人也只能用智能手机打打电话,打打文字,发发微信而已,其他功能对这种人而言就是摆设,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也没有能力去使用其他功能,这些人没有自然哲学的基本概念,所以造成了对自然科学的认知混乱,把科学技术和科学性的概念也彻底混淆了。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国萃瑰宝,充分体现着中华祖先的智慧。中医曾经辉煌,到达过医学的顶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医学最高水平。拿个不拾当时比喻,曾像万里长城、诸葛连弩、木牛流马,曾是最强的防御工程、最牛的杀敌重器和最神奇的运输工具,可到了现代,还要拿这些来保家卫国吗?近三百年来,西医借着科学 科技 发展的东风,实现标准化科学化,迅猛发展;而中医未能及时吸收科学 科技 的养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

古代经典方剂流传至今,虽有着合理的内涵,但更多是不合时宜,正如金代张元素所讲“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坚守着老祖宗的牌位,“神医”辈出,包治百病,就像凭借着万里长城、诸葛连弩、木牛流马,来打现代的战争而已。即使在古代,中医也不曾包治百病,享受着中医最好治疗技术的皇帝皇子,几多活不到成年,几多死于壮年,活过花甲者只有数人而已,拿天花、肺结核、小儿麻痹、吸血虫病等也无可奈何,只有到了新中国,有了西医有了疫苗,才得于控制治愈。

中医落后了,应该知耻后勇,勇于承认勇于创新,实现标准化科学化,加强基础药理和安全性研究,明确治疗靶点、作用机理、药物有效成分和毒性禁忌等,疗效才能显著,方能迎头赶上,为现代医学再作卓越贡献,再登医学顶峰。而不是神秘化玄学化。切忌变成说唱艺术和非遗文化,供人观赏和凭吊。

中医的喝尿派认为喝自己的尿能治病,能延年益寿,印度人认为喝牛尿能有病治病,无病增寿。同样说不清个所以然,我们认为印度人喝牛尿的行为是极其愚昧愚蠢的,反之印度人看到中国人喝自己的尿,也是认为我们脑袋有包,得电疗。这种认知的差异,与学识相关不大,归根到底是民族 情感 和环境文化掺杂了其中。所以,医学一旦以中西区分就无法客观评价,要分就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

西方文明源自于古希腊,其有类似五行学说的四元素学说,旧时西方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人体内代表地水风火的四种体液不平衡所致(是不是跟中医的五行理论很相似),所以催吐放血是古西方治病的常用手段。后来显微镜的发明,西方人发现了病菌存在,很快地就抛弃了四元素学说,这就是现代医学的起源。所以说很多人认为西方人不懂得阴阳五行这类哲学的精妙,其实不然。

无论是四元素学说或者阴阳五行学说,其理论都是成说于科学落后的年代。由于缺乏观察实验手段,古人根据人体服药后的反应,最终参照阴阳五行抽象出一套只有认可本民族文化的人才会认可的病理学生理学。说到这里很多中医粉就说你眼瞎了吗,不见针炙中药在西方很火爆吗?其实人家认可的是疗效,而不是其指导理论,也就是中医那一套阴阳五行奇经八脉营卫表里正邪风寒的理论。没有人可以用这一套理论去为某种治疗手段或者药物在西方申请专利。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就曾说过,中医有可用之药,无可通之理。我相信即使华佗在世,也不会有一个正常人听他的说一通云里雾里的正邪风寒理论,就让他开脑袋——都会跑到正规医院找个正规的脑科医生吧!是的,中医永远都无法把中医理论证明出来,因为它只是通过千百年的人体实验,总结出来的药物药方,再在上面强加理论。所以中医永远也没办法在一门新药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人体实验之前,断定其药理。同时事实也证明了,中医那套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段远不如现代医学的细致入微。既然如此,何不废医验药呢?把那些用现代科学证明有效的药物和疗法,归纳到现代医学。

最后说一点,医学就是医学,应该是客观事实的,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而不是什么风动心动的哲学,所以不要掺杂民族 情感 在里面。